找到相关内容1455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紫柏大师与李贽

    ”[[26]]他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主张女人通过持颂毗舍浮佛偈以脱女身之苦。毗舍浮佛偈属于小乘观法的一种,以的思想观照我、法二,以对治贪著与瞋痴。紫柏认为女人贪爱太重,因而持颂毗舍浮佛偈,正是解除其...的心学思想主“真机不容己”说,认为良知的显发冲创自然运为,无时或息。但此真机非玄虚空洞,而是真切笃实,融于人伦,反身而,即可识取。对王畿等一味虚远清通,游谈无根,他一再劝他“不可持论太高”。天台对...

    戴继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5477158.html
  • 周昌乐:试论禅宗空论对物理世界的解释能力

    问题就凸现出来了。就这一点而言,量子场论就远远没有禅宗空论精妙。   禅宗空论的观点主要源自佛教的般若性,其代表思想主要反映在《肇论》之中。特别是其中的“不真空论”(应解读为“不真∣空论”)篇,...宇宙“零点能(场)”当作如是。“何者?以未学人,根器渐钝,互执空有,故清辩等破定有之相令尽,彻至毕竟真空,方乃成彼缘起妙有;护法等破断灭偏,意存妙有,妙有存故,方乃是彼无性真空。”([10],p....

    周昌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5277296.html
  • 唐宋佛教文人的风采

    信念,使他能超然于苦、乐、兴、衰、称、讥、毁、誉之外,而有人生如梦的大乘思想,自然面对世事变化无常,也能坦然适应,无所牵挂。   元符三年(一一○○),徽宗即位后,大赦,苏轼终于结束他多年的流放...辋川集.鹿柴》:   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   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   他善于在诗中表现一种“”、“寂”、“闲”的境界,正是得力于他的禅学修养的完美呈现。如《终南别业》: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578596.html
  • 华严宗的思想及其教判

    。法界三与四法界的关联:   1.真空:为四法界中的理法界。真者以无虚妄念虑为真,者以无形质妨碍色相为。因凡夫见色误认为实,见误认为断,以致困于迷途而不证得。今开真空,使观色非实色,而举体为真空,非断,举体是幻色,始得免除一切情尘的束缚,而达色无碍的境界。   于此观法中,另开四句十门以阐释之:   *1会色归:色非断空门、色非真空门、色非空门、色即是空门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478958.html
  •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

    说明 :   一切诸教皆权施设,引彼诸根咸来至此华严大海,入毗卢遮那一真境界。以三乘,折伏现行无明,不生不成根本智具差别智故。欣生他土厌此娑婆,设有住者,犹言“留惑”也。(注二七)   三乘信...爱故。行大悲慈,导以大乘故。行无厌慈,无我故。行法施慈,无遗惜故。行持戒慈,化毁禁故。行忍辱慈,护彼我故。行精进慈,荷负众生故。行禅定慈,不受味故。行智慧慈,无不知时故。行方便慈,一切示现故。行无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0779106.html
  • 五戒十善论

    譬如无常、无我、缘起、唯识观,这些修观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。佛法所说的定,是止观双修,不可偏废,修止的同时,还要修观,修观之后,才能引发智慧。一个人如果光修禅定,没有佛法的这种智慧和认识,他...香华曼涂身及装饰自身,不歌舞听。⑦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。加上斋法,不非时食,共是八条斋戒。一般在一个月里,有六天可以受八关斋戒,这六天是初八,初九,十四,十五,二十三,二十九。另外,在南传佛教的国家里,也有...

    光明王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079224.html
  • “东山法门”百丈怀海·《禅门规式》

    背景下进行的。具体说来,魏晋玄学中的本无、玄冥、独化思想为般若的流行提供了思维形式方面的准备,而“法难”阴影所促发的对末世(末法时代)能否成佛的思考与中国古代源速流长的人性论对接,宣扬一切人皆有佛性...累年”,“虽未视诸经论,闻皆心契”。《楞伽师资记》所引玄赜《楞伽人法志》也说弘忍“缄口於是非之场,融心於色之境。役力以申供养,法侣资其足焉”,“调心唯务浑仪”,并“独明其观照”,强调“四仪皆是道场,三...

    黄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2779488.html
  • 佛教电子英文术语(1)

    apprehension of the essential emptiness of existence 体 apprehension of the meaning of reality through...they are 法如如 all things are created by the mind alone 一切唯心造 all things are empty in essence 当体即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2479843.html
  • 人涅盘之后的境界怎么样--星云大师

    很奇怪,就问: “优婆先那!你被毒蛇咬了,眼见即将死去,怎么气色这么好呢?” “尊者!”优婆先那比丘回答道:“我最近修“”,把自己安于无住涅盘之中,毒蛇只能咬我的色身,那里咬得到我已修证涅盘...驾慈航,常为众生的依怙。有了真实的般若智慧,必然不会沾滞于生死轮回的假,而能觉知诸法的虚妄,引导迷津,常为众生的明灯。经上说:“因智慧故,不住生死;因慈悲故,不住涅盘。”能够证悟无住涅盘,就能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05480665.html
  • 神智从义对“具”的反思

    三谛皆有相,《纂要》有多处评之,如其云:   问:举一即三非前非后,何故空中一向寂灭亡泯无相而不存立三千世间?   答:言举一者,趣举其一也,或举真谛之一,而真   亡泯,三千叵得;便点...化他不断,乃是普现,并名亦权显于亦实。若不尔者,则徒开浪会虚说漫行列一乘之名,终无一乘之旨(35)(卐续藏99·334左上—下)。   又云:   自昔人师既不晓此,乃以三十乘消性德之行,为能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081705.html